微信掃描關(guān)注
紙引未來網(wǎng)公眾號
利紅系統(tǒng)
抖音掃碼關(guān)注
微信掃碼
手機版
紙引行情
紙引匯采
利紅系統(tǒng)
|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產(chǎn)品介紹:
銅版紙又稱涂布印刷紙,在香港等地區(qū)稱為粉紙。它是以原紙涂布白色涂料制成的高級印刷紙。主要用于印刷高級書刊的封面和插圖、彩色畫片、各種精美的商品廣告、樣本、商品包裝、商標(biāo)等。
銅版紙為平板紙,尺寸為787×1092mm,880×1230mm,定量為70~250g/平方米。銅版紙有單面銅版紙、雙面銅版紙、無光澤銅版紙、布紋銅版紙之分。根據(jù)質(zhì)量分為A、B、C 三等。銅版紙的主要原料是銅版原紙和涂料。對銅版原紙的要求是厚薄均勻,伸縮性小,強度較高 ,抗水性好。紙面不許有斑點、皺紋、孔眼等紙病,用來涂布的涂料是由優(yōu)質(zhì)的白色顏料( 如高嶺土、硫酸鋇等)、膠粘劑(如聚乙烯醇、干酪素等)及輔助添加劑等組成的。將這種流動性大且固體物含量高的涂料,通過涂布機薄而均勻地涂刷在原紙上,然后進行干燥,在卷紙機上卷成卷筒狀,再送到超級壓光機上進行壓光整飾,最后分切、選紙、打包。
---------------------------------------------------
名稱由來:
銅版紙是大陸的叫法,香港稱之為粉紙,是印刷業(yè)中使用較多的紙張之一。在香港對于這個紙名,幾乎是眾所周知。但在內(nèi)地卻知者不多,何故?蓋因互相間溝通欠缺矣。 銅版紙粉紙的英文原名是Art Paper,它是一個舶來品的俗名。這種紙是在19世紀(jì)中葉,由英國人首先研制出來的一種涂布加工紙。把又白又細(xì)的瓷土等調(diào)和成涂料,均勻地刷抹在原紙的表面上(涂一面或雙面),便制成了高級的印刷紙。由于其過程好比婦女向臉面上涂粉似的,因此便稱呼為粉紙。
其實,Art Paper在我國三十年代曾譯作美術(shù)紙(直譯)。因為當(dāng)初在歐洲拿這種紙來印刷精美的名畫時,曬制所用的是銅版腐蝕的印版。所以依據(jù)以用途命名的慣例,把用于銅版印刷的美術(shù)用紙叫做銅版(印刷)紙。在中國內(nèi)地的印刷,紙業(yè)界的同仁們,都把Art Paper稱為銅版紙,而不叫粉紙。
順便說一下,有些書刊上把銅版紙譯為Copper Plate Paper,或者Enameled Paper是不夠確切的。前者讓人誤為是像銅板那樣的紙,它應(yīng)譯為四版紙,后者應(yīng)該是蠟光紙(臺灣稱為麗光紙)。
--------------------------------------------------
產(chǎn)品特性:
供銅版印刷用的一種涂料加工紙。根據(jù)不同用途,可分為單面或雙面涂布。有平板紙和卷筒紙。定量一般為70~150g/m2,也有雙面涂布達180~250g/m2。紙質(zhì)均勻緊密,白度較高(85%以上),紙面光滑光澤度高,涂層堅牢一致,便于在印刷后獲得精美清晰的圖案和文字。銅版原紙用漂白化學(xué)木漿或配以部分漂白化學(xué)草漿在造紙機上抄造而成。以原紙為紙基,將白色顏料(也稱白土,如高嶺土、滑石粉、碳酸鈣、二氧化鈦等)、膠黏劑(聚乙烯醇、干酪素、改性淀粉、合成膠乳等),以及其他輔料(如光澤劑、硬化劑、塑化劑、分散劑、潤濕劑、乳白劑、熒光增白劑、調(diào)色劑等),在涂布機上進行均勻涂布加工,并經(jīng)干燥和超級壓光而制成。用于高級美術(shù)印刷、掛歷、招貼畫、畫冊、彩色插圖、書刊封面和廣告商標(biāo)等。
銅版紙的特點在于紙面非常光潔平整,平滑度高,光澤度好。因為所用的涂料白度達90%以上,且顆粒極細(xì),又經(jīng)過超級壓光機壓光,所以銅版紙的平滑度一般是600~1000s。同時, 涂料又很均勻地分布在紙面上而顯出悅目的白色。對銅版紙的要求有較高的涂層強度,涂層薄而均勻、無氣泡 ,涂料中的膠粘劑量適當(dāng),以防印刷過程中紙張脫粉掉毛,另外,銅版紙對二甲苯的吸收性要適當(dāng),能適合60線/厘米以上細(xì)網(wǎng)目印刷。
--------------------------------------------------
賽德提供的SD 1102系列銅版紙采用進口85克鏡面耐高溫銅板、丙稀酸耐溫壓敏膠、80克白硅油紙、印刷色彩艷麗、條碼打印清晰、碳帶兼容性好、排廢容易。歡迎您的洽談
---------------------------------------------------
任何情況下,對您或任何人因使用本網(wǎng)站上的信息或由平臺收錄的信息,或其他與本網(wǎng)站鏈接的網(wǎng)站信息所導(dǎo)致的損失或損害(包括直接、間接、特別或后果性的損失或損害,例如收入或利潤之損失等后果),責(zé)任均由使用者自行承擔(d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