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紙業(yè)新聞 ? 正文

紙業(yè)市場偃旗息鼓 多省瓦楞紙紛紛降價求售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8-03-29??來源:網絡??作者:紙引未來網??瀏覽次數(shù):43 ??責編:陸瑋琪
核心提示:紙引未來訊,包裝紙行業(yè)在經歷了二月份的原紙強漲和三月份的廢紙強擼之后,無奈熱臉貼上冷屁股,不管上游炒家如何春風桃李,市場始終笑而不語。當長時間的用心挑逗被無情冷落之后,紙業(yè)市場終于偃旗息鼓,從昨天開始,多個省份紛紛傳出了瓦楞紙降價求售的消息。不過降幅并不大,在50元/噸左右,試探意味明顯。
   紙引未來訊,包裝紙行業(yè)在經歷了二月份的原紙強漲和三月份的廢紙強擼之后,無奈熱臉貼上冷屁股,不管上游炒家如何春風桃李,市場始終笑而不語。當長時間的用心挑逗被無情冷落之后,紙業(yè)市場終于偃旗息鼓,從昨天開始,多個省份紛紛傳出了瓦楞紙降價求售的消息。不過降幅并不大,在50元/噸左右,試探意味明顯。
 
  瓦楞紙漲價落空原因分析
 
  1、供需失衡
 
  過去一年,無論是造紙廠、紙貿商,還是紙板廠,完全被突如其來的繁榮沖昏了頭腦,忘了造紙業(yè)并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壟斷行業(yè),其價值規(guī)律最終必須是依照供需來決定的。2010-2015年的紙價低迷,大致上就是基于這一規(guī)律。
 
  目前原紙市場究竟是不是供過于求,嚴格來說還沒有完全透明準確的數(shù)據(jù)來支撐,很多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明顯與實際感受不符。不過,我們還可從另一個側面來推導出真實的情況。比如,從過去的經驗來看,紙制品業(yè)的GDP增速通常比國家的增速高出1個百分點,2017年我國GDP增速為6.9%,那么紙制品業(yè)的增速應該在8%左右,這顯然與包裝紙的平均上漲40%嚴重不匹配,惟一可以解釋的原因,就是需求量大幅萎縮。
 
  最有說服力的當數(shù)東莞,這個地方地處珠三角腹地、出口異常繁榮,更重要的是坐擁玖龍、理文、建暉等紙業(yè)巨頭。不過,其1-11月造紙及紙制品業(yè)增加值也不過是22.7%,需求量并沒有增長。
 
  因此,包裝紙供過于求漸漸在行業(yè)形成共識,才是導致市場清心寡欲的重要原因。
 
  過去一年,鐵公基持續(xù)火熱和2017年三四線樓市去杠桿,讓消費大大失血,特別是最近國家開始在基建、企業(yè)與居民消費方面去杠桿,導致國內訂單形勢相當嚴峻。而眼下的中美貿易爭端,直接引燃了大宗商品暴跌的導火索。
 
  很多包裝印刷企業(yè)老板對市場心生恐懼,客戶表現(xiàn)得越來越強硬,且沒有耐心。因為終端客戶也在打價格戰(zhàn),包裝想漲價幾乎不可能。當前形勢下,對包裝印刷企業(yè)來說,寧愿不接單也不會買高價紙,誰也不愿做虧本生意。
 
    2、瓦楞紙比較不受控制
 
  如果我們回溯從過去包裝紙降價的軌跡,發(fā)現(xiàn)降價總是從瓦楞紙開始,而且降幅也是最大的。原因很簡單,瓦楞紙因為生產門檻較低,產能分散,一些廠家撐不住庫存壓力,會率先降價。
 
  另外,現(xiàn)在大紙廠與中小紙廠之間各有算盤,當3月10號玖龍突然升高國廢160元的時候,中小紙廠立馬集體降價,證明雙方處于緊張的對壘狀態(tài)。小紙廠希望大廠漲價時趁機出貨,大紙廠害怕小紙廠把二級廠補庫存填上,導致自身更加被動。一來二去,降價的聲音就出現(xiàn)了。
 
  3、外廢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其實,對于數(shù)以千記的中小型造紙企業(yè)來說,外廢與國廢的巨額剪刀差,一直是懸在他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截至2018年3月底,686萬噸的外廢額度并不低。其中玖龍已經獲得了296.98萬噸,理文獲得92.86萬噸、廣州造紙獲得75萬噸、山鷹獲得49.23萬噸(山鷹甚值得下游行業(yè)研習)。但一個非常奇葩的現(xiàn)象是,外廢質量遠優(yōu)于國廢,但價格卻便宜1000元/噸。換句話說,同樣一噸高瓦,用外廢生產只需要賣3000元就能確保贏利,但用國廢生產的贏利線卻高達3800元左右。
 
  因此,很多紙板廠和紙箱人士認為,擁有外廢批文的大紙廠,很可能通過大降價讓小魚變蝦的方式,來完成行業(yè)洗牌,最終達成解決供大于求的目標。
 
   4、產能過剩加劇競爭
 
  過去一年半時間,受到原紙暴利的誘惑,不僅很多停產多時的中小紙廠死灰復燃,而且紙業(yè)巨頭也在大肆擴充產能。如果說2016年之前是去產能,現(xiàn)在又是一窩蜂的上線增加產能,導致產能再次過剩。所謂物極必反,加上逢八必有一劫的說法,市場普遍看跌。
 
  過去一年,很多包裝印刷老板忍受不了上游紙廠的肆意挑逗,甚至有一種炒作上癮的感覺,雖然或多或少地賺了那么一點點,但卻把客戶得罪了。
 
  2018年的頭三個月,很多廠開一半的線,老板沒事喝喝茶,外面常走走,同行間坐坐,微信上假裝事業(yè)隆盛,甚至找找艷遇。大家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無所事事也是可以的。
 
  經歷了一翻紙價漲跌的風吹雨打之后,大家開始對過去盲目看好市場前景、蒙眼狂奔的行為進行反思,開始提升風控意識。也許,這或許是原紙漲價未能得逞的根本原因吧。更多紙業(yè)行情,造紙印刷包裝求購信息,上紙引未來網。

 

?
關鍵詞: 包裝 瓦楞紙 廢紙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fā)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shù)據(jù)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chuàng)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lián)系或書面發(fā)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