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紙業(yè)新聞 ? 正文

退休校長造出“熊貓紙” 取材熊貓糞便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6-11-25??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作者:紙引未來??瀏覽次數(shù):506
核心提示:

在西安周至縣起良村,一位退休八年的小學校長,利用自己的全部積蓄歷時數(shù)年,終于造出了傳說中的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的“蔡侯紙”,在當?shù)匾鸩恍∞Z動。最近,他又利用國寶熊貓的糞便,通過古法造紙技術試制出一種帶有竹子味的“熊貓紙”。

記者來到西安周至縣起良村的蔡侯紙博物館,看到師傅們正忙著撈紙、晾紙。起良蔡侯紙博物館的負責人劉曉東表示,他們制作的可不是平時的漢麻紙,而是用大熊貓排泄的糞便造的紙。

劉曉東:“這就是熊貓糞便,熊貓吃的是竹子,吸收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十就排泄下來了,它是直腸動物,目前,咱們國家來講,拿熊貓糞便做紙咱是第一家,這種紙,一個是從(顏)色上講,比較黃,綠,第二個從(氣)味上講有清香味。”

劉曉東說,17號首批“熊貓紙”制作成功。過去起良村有的老人曾用過牛糞造紙,變廢為寶。于是他也萌發(fā)了用大熊貓的糞便制作紙張的想法。他將收集來的大熊貓糞便進行分揀,經(jīng)過淘洗、蒸煮、打漿等十多道工序,完全采用古法造紙技藝制作出“熊貓紙”。

劉曉東:“古法造紙就是咱們過去完全采用,蔡倫當年造紙的工藝流程來造紙的,不加些任何化學原料、純天然、純手工,所以做的紙是純環(huán)保材料。”

據(jù)了解,起良造紙制作的技藝,傳承了古人蔡倫的造紙工藝,堪稱古法造紙的“活化石”。劉曉東表示,他們試制的“熊貓紙”的社會價值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它的經(jīng)濟價值,他們會一直把這種古法造紙技藝發(fā)揚傳承下去。

劉曉東:“古法造紙術是國粹,熊貓是國寶,用咱們的國粹采用咱們的國寶(糞便)做原料,做出的紙,價值就不是經(jīng)濟價值了,它是社會價值,熊貓紙不上市,不賣,只是把它當做一種貴重的禮品,來贈送別人。”

?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fā)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wǎng)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shù)據(jù)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chuàng)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lián)系或書面發(fā)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