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樣從總體上認識柔性版的制版
目前,國內引進的柔性版材基本上都是固體感光樹脂版,版材的厚度則根據(jù)柔版印刷機的要求來選擇,常見的版材厚度為1.70毫米及2.29毫米。柔性版的制版是通過陰圖軟片將圖文轉移到印版上的過程,主要包括下列工序:
(1)用紫外光對版材進行背面曝光,其作用在于確定印版上浮雕的高度,即腐蝕的深度,并固化底基。
(2)將印版與軟片一起在紫外光作用下進行正面曝光,以形成印版上的圖文印刷部份,并使之固化。
(3)將印版置于溶劑中刷洗,目的是刷去版材上未曝光部份,使圖文部份形成浮雕。
(4)將印版放在烘乾器中烘乾,促使版材中吸收的溶劑盡快揮發(fā),使印版的厚度恢復到原來的標準值。
(5)對烘乾後的版材進行後曝光及去黏處理,能夠進一步固化字肩及底基,并改善柔性版的印刷性能。質量高的柔性版其耐印率應大于50萬印,甚至高達100萬印。
二、怎樣計算柔版軟片的縮版量
縮版量只與版滾筒(含雙面膠和版材)的直徑及版材本身的厚度有關。這里介紹一個用于平面曝光制柔性版時計算軟片縮版量(百份比)的公式:縮版量(百份比)=K/Rx100%。式中,系數(shù)K取決于所用版材的厚度。厚度為1.70毫米時,K=9.89毫米;而厚度為2.29毫米時,K=13.56毫米。R是版滾筒的印刷長度,單位為毫米。如某一產品印刷長度R=235毫米,版材厚為1.70毫米,K=9.89毫米,則縮版量=9.89/235x100%=4.21%。
設計墨稿在出軟片時,應按上述比例進行縱向縮版,然后通過平面曝光制版,這樣印刷出的產品才會合符尺寸要求,需進一步說明的是,在實際生產中分析估算時,印刷長度R的確定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版滾筒齒輪模數(shù)為1/8英寸時,印刷長度只能以3.175毫米為步長進行增減;其它因素還有減少耗紙量,留出黏版余量,及加工壓痕模切刀具的限制等等。
三、常見柔性版印刷版材參數(shù)
四、使用刮墨刀應注意甚么
傳墨系統(tǒng)中使用刮墨刀與否是可選擇的,對于比較粗糙的實地印刷或者UV上光,就沒有必要使用刮墨刀,只需調整橡膠提墨輥與網紋輥之間的壓力,便可以得到大致均勻的墨層。而對于一般印品的印刷,都應使用刮墨刀,這時橡膠輥與網紋輥之間的壓力應小些,保證有足夠的墨均勻打到刮墨刀刃處,這樣在刮墨刀後面才能得到一個均勻的墨層。此外還應細心調整刮墨刀架上的螺釘,螺釘可以改變刮墨刀局部與網紋輥表面的接觸壓力。
如果上述方法不奏效,即仍得不到平滑均勻的墨層,則可以檢查刮墨刀刀刃,看其是否有物理損傷或生,也可能是固定刮墨刀架的螺釘松動,造成刀刃與網紋輥軸線不平行。對有細小缺陷的刮墨刀不要輕易報廢,可以在其它空余印刷機組上使其隨機器磨合,待缺陷磨去后再使用。一把刮墨刀在壽命期內即使磨去數(shù)個毫米的寬度,仍能繼續(xù)使用。
五、為甚么使用水墨要同時監(jiān)控pH值及黏度
大家都知道,印刷油墨黏度的變化對印版的上墨量有直接影響,所以說油墨黏度若發(fā)生變化也會影響印刷質量。因此,一般在印刷過程中要監(jiān)控油墨的黏度,這一點在凹版印刷中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凹印多采用低黏度的溶劑型油墨,溶劑揮發(fā)快,黏度易發(fā)生變化。但柔性版印刷與凹版印刷有很大的不同,前文討論水基墨的成分時曾提到「胺」,它是增溶樹脂,決定水基油墨的酸堿度。
通常水基油墨的pH值范圍應在8.8~9.5,這時水基油墨的印刷性能最好,印品質量最穩(wěn)定。由于在印刷過程中胺在不斷揮發(fā),操作人員還會不時地向墨里加入新墨和各種添加劑,油墨的pH值隨時都可能發(fā)生變化。當pH值高于9.5時,堿性太強,水基油墨的黏度會降低,乾燥速度變慢,耐水性能變差;當pH值低于8.8即鹼性太弱時,水基油墨的黏度會升高,墨易乾燥,堵到版及網紋輥上,引起版面上污,并且產生泡沫。
所以水基油墨的pH值被當今柔版印刷界視為控制生產過程的一個最關鍵的因素,從某種意義上講,pH值的控制甚至比黏度控制還重要,我們建議用戶把pH值與黏度聯(lián)系起來進行監(jiān)控。這是一種新的嘗試,最好是除黏度杯外再準備一個簡單的pH值指示器。操作人員不僅要了解所用的各種油墨添加劑的pH值及它們的變化情況,而且在印刷時應嚴格按照供應商提供的技術資料進行操作。
至于黏度與pH值應該控制到甚么程度,我們認為在可行的前提下愈精確愈好。因為水基墨只有一個pH值與黏度的最佳配合點,這時,水基墨能適應由印刷機、網紋輥、傳墨系統(tǒng)、柔性印版、承印物、烘乾系統(tǒng)以及車間環(huán)境所組成的一個外部環(huán)境。經驗表明,當在一種顏色上面套印另一種顏色時,應該逐步提高油墨的黏度并逐步降低油墨的pH值。這樣做有助于油墨的干燥,防止后印的墨使先印的已經乾燥的墨再次變濕而影響印品質量。
順便提一下,一些特殊的水基油墨的pH值范圍不同于普通水基墨,如金銀墨的pH值為7.5~8.0,熒光墨則為7.5~8.3。常用水基油墨添加劑的種類及使用方法。
1.pH值穩(wěn)定劑
眾所周知,pH值對于水基墨的性能穩(wěn)定與否至為重要,所以印刷車間首先應備有pH值穩(wěn)定劑。pH值穩(wěn)定劑可補充印刷過程中從傳墨系統(tǒng)中揮發(fā)出的胺和水,有助于油墨黏度的穩(wěn)定,保證印刷質量。根據(jù)承印物的不同,pH值穩(wěn)定劑又分為普通型與薄膜型。印刷精細的網線時,要使用專用的pH值穩(wěn)定劑。一般pH值穩(wěn)定劑的用法是每30~40分鐘加入總墨量的1~2%攪拌均勻,或將穩(wěn)定劑加入循環(huán)墨泵中。
2.消泡劑
一般在開始印刷前向墨中加入適量的消泡劑,以防止油墨起泡沫,印刷過程中必要時還可再加入適量的消泡劑。消泡劑的用量每次不超過總墨量的0.5~1%。
3.快乾、慢乾劑
可根據(jù)印刷機實際印刷速度向墨中加入快乾、慢乾劑,適當?shù)馗淖兯湍那锼俣龋缘玫捷^滿意的印刷效果。其用量為總墨量的1~2%。
4.撤淡劑
在pH值與黏度不變的前提下,加入撤淡劑可使某種油墨的顏色濃度降下來。其用量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5.稀釋劑
在墨中加入稀釋劑可在不影響pH值的情況下,使變稠的水基墨的黏度降下來。其用量絕不能超過總墨量的5%。
6.增強劑
增強劑可以增強印刷油墨或亮光油對承印材料的附著性,其用量一般為總墨量的1~2%。
7.除靜電劑
除靜電劑可有效防止印刷機上靜電的積聚,其用量一般為總墨量的0.5~1%。
針對目前多種品牌進口水基墨及國內廠家試制的水基墨都試圖占領市場的形勢,我們建議用戶首先熟悉一種權威品牌水基墨的各種性能和相應添加劑的使用,待印刷質量穩(wěn)定后再試用別的品牌,一般應避免兩種品牌的水基墨或添加劑混合使用,因為不同品牌的油墨或添加劑其配方也不盡相同。我們曾遇到過將一種國產慢乾劑加到進口水基墨中后發(fā)生沉淀反應的現(xiàn)象。
六、用水基墨印刷非吸收性材料時應注意甚么
采用柔版水基油墨印刷薄膜、鋁箔等非吸收性承印材料時,首先應選擇合適的印刷油墨。由于過去凹印使用的是苯墨或酒精墨,溶劑的表面張力值都在每厘米28達因以下,所以對於一般的薄膜,凹印油墨的附著不成問題,有的薄膜甚至事先不用進行放電處理即可以印刷。
但對于水基墨來講,油墨的附著性能很關鍵。為了避免損失,一般要在正式印刷前做大量試驗,以便選擇黏著性較好的油墨,應使水基墨或UV墨相對于承印材料的表面張力值保持在每厘米38達因以上??梢允褂靡恢н_因值測試筆測試承印材料的表面張力。達因值測試筆是一種帶有毛氈筆尖的彩色水筆,在承印材料的表面畫出一道濕痕,然后觀察這道濕痕是否會呈現(xiàn)球狀油膜,需要多長時間才會形成球狀油膜,并以此來判斷水基墨在承印材料上的附著性能。此法的缺點是測試筆使用多次后容易弄污而影響其準確性。
對于以塑料薄膜為承印材料的柔印機用戶,應盡量選購那些經過放電處理的薄膜,并且在柔印機上還應安裝一個放電處理器(CORONATREATER),以便在印刷前再次對薄膜進行放電處理,以保證薄膜的最高表面張力值。因為即使用戶購買的是經過放電處理的薄膜,當薄膜存放時間過久或存放不當時也會使原來的處理效果減弱直至消失,影響油墨的附著。而如果選購未經放電處理的薄膜,僅靠印刷前的一次放電處理也較難使薄膜具有良好的油墨附著性,難以達到理想的印刷效果。
為了再次確認油墨在承印材料上附著的牢度,在打樣后還可以做如下幾項試驗:
1.耐刮性試驗
用拇指的指甲施加中等壓力,在印完并已乾燥在薄膜上的墨層處反復刮多次,如果墨層出現(xiàn)刮痕或油墨脫落則說明油墨的附著不理想。
2.耐膠帶剝離性試驗
使用3M牌610或810黏膠帶均勻黏到印刷樣品上,并用手指在膠帶的背面壓一遍使之黏牢,然后用手抓住膠帶的兩端以中等速度拉起,觀察油墨被膠帶黏起的情況。只要膠帶上有油墨就表明油墨在該種承印材料上的附著性不好。
3.耐乾摩擦試驗
將兩張印樣的印刷面相對疊放在一起,施加2~4磅的壓力反復摩擦,有擦痕或油墨脫落則表明油墨附著性差。
4.耐濕摩擦試驗
方法與上述耐乾摩擦性試驗類似,只是在兩張印樣中間需加一點水。
5.耐洗滌劑試驗
在印樣上滴一滴或數(shù)滴鹼性洗滌劑,15秒後用紙巾或乾凈的軟布將其吸乾凈,然后用中等壓力擦試,印刷的圖文部分如有任何變化則表明油墨的附著性不好。經過上述試驗,如果發(fā)現(xiàn)某種油墨性能不能滿足承印材料的印刷要求,則應更換其它品牌的油墨,并繼續(xù)試驗直至找到合適的油墨為止。
七、怎樣設計便于套印的柔性版墨圖
在印刷過程中,人們常常關注的一個關鍵指標就是套印,因為套印不準所造成的廢品往往在全部廢品中占很大的比例。雖然柔版印刷機制造商在設計及加工過程中已為精確套印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自動監(jiān)控系統(tǒng)也為精確套印提供了保障,但操作者的技術水平與熟練程度對套印精度也有很大影響。
如果在設計墨圖時,能夠為方便套印作一些調整,可以大大減輕印刷時的工作難度,降低廢品率。最簡單的辦法是設計原始墨稿時盡量采用反白字,或者在兩種顏色之間挖空,形成一個反白的輪廓,也可以在兩種顏色套印的邊緣處覆蓋上第三種稍粗的深色輪廓線,對于較精細印品的印刷,可采用陷?。═rapping)技術,陷印量的大小取決于印刷機的精度、印刷所用紙張的質量及操作者的水平。陷印處理在計算機上很容易實現(xiàn),若沒有計算機,只有現(xiàn)成的分色片,可以使用專門的陷印處理機(TrappingModifier),輸入陷印量的數(shù)值,機器會自動產生一張經陷印處理的軟片。
如果也沒有陷印處理機,則可在分色片與拷貝膠片之間放入一張透明隔片,用單一點光源拷貝機曝光,同樣可以得到類似效果的軟片。制作柔版對軟片種類有甚么要求將柔性版材放在制版機上正面曝光時,為保證軟片與柔版印刷表面貼合的質量,制版機都裝有真空泵抽真空,同時要求軟片靠近柔版的一面必須是粗糙的(磨砂),這樣可以防止軟片與柔版之間殘存有氣泡而影響柔版印刷面的質量,壓軟片與柔版邊緣所用的壓條也要采用帶有壓痕,能橫向導氣的一種。另外對軟片的黑度及透明度也有具體的要求。
八、怎樣在一張印版上同時做出高質量的網線版與實地版
一般來講,在柔印機印刷機組足夠的情況下,同樣顏色的網線版與實地版應分成兩張制作,因為網線版印刷時需要較薄的墨層,而實地、線條版則需要較厚的墨層。然而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卻需要將同一顏色的網線與實地圖像曬制到同一張版上。
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在印刷時,選擇網紋輥要折衷考慮,通常要優(yōu)先滿足網線版的印刷要求,而以犧牲實地墨層厚度為代價,另一方面,在制版時,要掌握不同的曝光時間,以保證同一張印版上網線與實地部分的質量。網線圖像部分與實地部分的區(qū)別主要在于腐蝕深度不同,網線部分要想在刷洗印版的過程中「站住」,需要有較強的根基,因而腐蝕深度要淺些。
可以通過遮住局部的辦法,以不同的背曝光時間得到不同的腐蝕深度。正面曝光時間也應該用類似的方法做,不過據(jù)說目前柔版版材制造商推出了一種最新型的柔性版材,不論印刷部分是網線還是實地,這種版材只需要統(tǒng)一的一個正面曝光時間,避免了多次曝光的麻煩,使柔版制版更方便。
九、如何做背曝光試驗
我們首先可以通過在制版機上做背曝光試驗來確定適合不同腐蝕深度的背曝光時間。為了便于比較,我們采用對同一張版材用不同曝光時間進行多次曝光的方法。取一塊尺寸約為320毫米長、100毫米寬的版材,在制版機上進行背曝光時,我們使用紅色的遮蓋條進行分區(qū)局部遮蓋,制版機多次曝光,從而得到有五個不同背曝光時間區(qū)域的印版。
另外,在版材的一端要留下約20毫米空白供洗版機夾持。假設我們選用的是荷蘭產AV-500型組合式制版機及GRACE公司的厚度為1.70毫米的柔性版材,經過局部遮蓋及多次曝光,在同一塊印版上我們得到曝光時間分別為0、15、20、25、30秒的五個部份,曝光后放到刷洗印版的鼓上進行洗版,約7分鐘。然后在烘乾箱中烘乾,溫度為50。c,時間為1.5小時。最后取出印版,用卡尺可測出印版上四個不同的版基厚度值,而印版上未曝光的部份只剩下較硬的聚酯版基。
通過上述試驗,可迅速熟悉制版機,其試驗結果對調整印版腐蝕深度也具有指導意義。由上述實驗可知,背曝光時間的長短會影響版基的厚度,因此,對于不同的印刷圖文,制版時也應采用不同的背曝光時間。仍以1.70毫米厚柔性版材為例,印版上的反白與大塊實地部份,其腐蝕深度要深些(即版基較?。蛇_1.0毫米左右,背曝光時間則最短;而普通的圖文部份腐蝕深度居中,約為0.85毫米左右,背曝光時間適中;至于細小的線條與網點部份,腐蝕深度應最淺,約為0.63毫米左右,故背曝光時間需最長。
此外,還有兩點值得注意:當印刷者換用另一種厚度的柔性版或另一種品牌的柔性版時,必須重新進行背曝光試驗。隨著紫外線燈管使用時間的延長,其光強度將有所降低,這時也應對背曝光時間做相應調整。
十、如何做正曝光試驗
正面曝光也叫主曝光,它形成柔性版的圖文印刷部份。恰當?shù)恼毓馀c背曝光共同作用,才能得到滿足各種圖文類型要求的高質量的印刷用版。
一般來講,正曝光不足會使圖文周圍字肩底部被刷洗掉,影響印版的使用壽命;而過度的正曝光則會使腐蝕不充分,容易引起糊版,造成印刷時出廢品。在進行正面曝光試驗之前,我們建議操作者準備一張專門供制作柔性版用的試驗「樣片」,「樣片」上應包含細小的反白、普通的反白與實地、普通的圖文、細小的線條與字符、網點等基本的印刷圖文類型,并將某一網線數(shù)(如150lpi)從10%的高調到100%的實地都反映到「樣片」上來。正曝光試驗可以使用「樣片」在制版機上通過局部遮蓋,多次曝光進行。初期也可從難度較低的業(yè)務入手,由易到難,積累經驗,全面掌握制柔性版的技術。
理論上講,愈精細的圖文所需的正曝光時間愈長,但要切記它與背曝光的共同作用。如反白字需要較少的背曝光與正曝光,而細小的網點由于需要較淺的腐蝕深度,因此它的背曝光與正曝光的時間都要較長。經過一般時間的摸索與實踐,制版操作者要了解自己制版的極限,如最細的線條、最小的字符、最密的網點以及3%的網點能否「站住」,50%的網點反白是否「開敝」等等。
十一、洗版干燥后處理及去黏時應注意什么
隨著溶劑使用次數(shù)的增多,刷洗版材的時間要適當延長;要根據(jù)不同的版材,調整細刷與版鼓間的位置,從而調整細刷與版材表面的壓力;如果制特別細的網點,則應在標準厚度位置基礎上,進一步減輕細刷的壓力,防止網點被洗掉。乾燥的溫度約在50。c,時間約為1.5~2小時;在烘乾過程中應取出幾次,檢查版面的表面有無溶劑斑點或其它毛刺,可使用不掉纖維的乾凈布,浸一些新鮮溶劑,輕輕擦拭版的表面,然后放回烘乾箱中繼續(xù)乾燥。經后曝光及去黏處理的版材,可以大大提高印刷適性。制好的柔性版最好放置12小時再黏版印刷,目的是讓制版時吸收到印版內的殘留溶劑全部揮發(fā)出來。
總之,在實際操作中,柔性版的制版人員務必要與墨稿設計、出軟片及印刷等部門的人員密切配合,相互溝通,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才能提高柔版印刷的整體水平。
十二、怎樣選擇印刷單元
印刷單元的數(shù)量是根據(jù)具體印刷訂單的情況在購買機器時由用戶決定的。印刷機組的輸墨系統(tǒng)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提墨輥/網紋輥、提墨輥/網紋輥/刮墨刀或網紋輥/刮墨刀。提墨輥又叫做計量輥,其表面橡膠的硬度與網紋輥之間的壓力以及網紋輥的網線數(shù)是影響傳墨量的主要因素。一般地,在印刷顏色較濃的實地印件且均勻度要求不是很嚴格時,可采用提墨輥/網紋輥式的傳墨系統(tǒng),但這種系統(tǒng)的印刷質量比不上刮墨刀式的輸墨裝置。因此,盡管使用刮墨刀會增加印刷前的準備時間,增加投資,現(xiàn)在還是有愈來愈多的用戶選擇帶刮墨刀或輸墨裝置的印刷單元。
由于柔性版材質地柔軟,可壓縮,所以印刷單元上印版與網紋輥之間、印版與承印材料表面之間的壓力,都需要能夠非常精細地調節(jié)。調節(jié)旋鈕通常采用極細的螺紋,而且要求四個方向的調節(jié)彼此相互獨立。經過精細調節(jié),所達到的最佳狀態(tài)應在印刷過程中始終保持下去。
十三、如何正確使用和保養(yǎng)模切刀
圓壓圓模切刀的持點是投資大、易損壞。在柔印機壽命期內,對模切刀的投資總額可以接近一臺印刷機的投資。影響模切刀使用壽命的因素主要包括:所模切的承印材料種類、承印材料上所印刷的油墨的種類以及保養(yǎng)情況。印刷品若使用金、銀等金屬墨印刷,模切時會加快刀具的磨損。
存放應選擇陰涼乾燥的地方存放模切刀,為防止刀刃生,可以用尼龍刷子在刀刃處及其附近刷上一層薄薄的機油。存放時最好使用模切刀供應商提供的箱子,保證刀刃不與箱內任何部份或物品相接觸??梢杂门菽芰蠈⒛G械墩麄€包起來,箱內的支撐塊一定要支撐在模切刀兩端的短軸上,而不能支撐在刀刃上。
運輸需要打包運輸時,一定要用尺寸合適并用結實的箱子,每個箱子只放一個模切刀,模切刀表面包上泡沫塑料。模切刀兩端的短軸需分別用帶孔的木塊套上,木塊在箱內固定,防止運輸中模切刀在箱內移位。箱子外面需用打包帶纏牢,箱子表面一定要標明「易損件」的字樣,以引起注意。
吊裝搬運在車間內吊裝搬運時,應用布蓋在模切刀表面,防止碰壞刀刃。安裝其它零部件時,要防止零件松動而落到模切刀上,否則將造成模切刀嚴重損壞。
使用保養(yǎng)使用模切刀時,一定要堅持使用廠家提供的滾肩刮拭毛氈,每天向上滴適量潤滑油,以保持模切刀滾肩與底砧輥表面的清潔,且在兩者間形成一層薄薄的油膜,改善模切刀滾肩與底砧輥表面的耐磨損性能。使用過程中要隨時掌握模切刀齒輪的磨損情況,必要時及時更換齒輪。因為在加工時,制造商有意使模切刀齒輪的硬度略低于底砧輥齒輪的硬度,使磨損先發(fā)生在模切刀的齒輪上。這樣可避免頻繁更換比較昂貴、又難于拆卸的底砧輥齒輪。這種情況與版滾筒齒輪與壓印滾筒齒輪的相對硬度關系非常相似,因為更換版滾筒齒輪更容易一些。
模切時,切記要均衡施加壓力,模切刀表面貼一層包補可減少沖擊,也可以將小的碎紙片彈出來。
作好記錄要養(yǎng)成作記錄的習慣,包括模切次數(shù),模切刀送回修磨的日期,每次工作時所模切的紙張的情況,必要時還要注明使用金屬墨的情況。參考這些記錄,就可以知道在今厚生產中何時需要修磨模切刀,何時要訂購新的模切刀,避免發(fā)生耽誤生產或浪費等現(xiàn)象。
十四、如何根據(jù)印刷品的特點確定網屏
一般情況來說,紙張質量較粗糙的,印刷機轉速較快的,制版時可選用80線/英寸~線/英寸的網屏,印刷效果相對較好。如用壓紋鍍鋁紙、瓦楞紙、招貼紙、普通膠版紙喝報紙等進行印刷的,可采用80線/英寸~100線/英寸的網屏制版較合適,用銅版紙、畫報紙等材料,印刷商標、畫報、明星片、臺歷、商品廣告、書刊封面等印刷品,則可選用150線/英寸~175線*英寸的網屏制版;用高檔銅版紙、玻璃卡印刷精細畫冊、產品廣告、書刊封面、插圖和包裝裝潢印刷品等高檔產品,則可選用175線/英寸~200線/英寸的網屏制版,以求達到較好的印刷工藝效果,提高產品的印刷質量。
十五、怎樣調整好合適的印刷壓力
印刷壓力過大是造成柔性版印刷網點增大的主要原因。印刷壓力大,版面容易因過度擠壓而使網點擴大變形,并且網點邊緣的油墨也容易轉移到印張上,造成印刷糊版、重影或網點增大現(xiàn)象。生產工藝情況表明,采用較小的印刷壓力,是提高網點印刷質量的重要措施。
所以應合理調整印刷壓力,盡量將壓力調輕一些。壓力的實際控制,一般將印版的壓縮量控制在0.1mm之內,通常印刷精細網線時壓力相對小一些,而印刷實地時,壓力則要大一些。柔性版的硬度低,與承應物接觸時較均勻,印刷出來的墨色也較均勻,但網點增大較厲害,圖像的層次再現(xiàn)性差。因此,在印刷表面光潔的承印物和網目半色調印刷品時,要求印版的硬度要高一些,而印刷表面粗糙的承印物和實地印刷品時,要求印版的硬度低一些,以提高產品的印刷質量。
十六.、調整好供墨壓力
若供墨壓力過大的話,一方面容易使版面網點磨損變形,另一方面墨輥上的油墨容易對版面形成擠壓現(xiàn)象,使版面油墨層不均勻或出現(xiàn)糊版弊病。若墨輥壓力過輕,則容易造成版面受墨不均勻、不充分,使網點印刷不清晰。所以要調整好墨輥與印版輥筒版面之間的接觸壓力。
十七、印刷機刮墨輥的選配
很多印刷人員認為,印刷質量好壞的主要原因在于網紋輥的線數(shù)和質量,而忽視了刮墨輥的硬度和中高、印刷滾筒的平衡度等其他同樣重要的因素。
刮墨輥對于油墨的均勻程度、網點及細微文字印刷的清晰度起著決定性作用。250線的陶瓷網紋輥如果配上硬度35°的橡膠輥,印刷網點和較小的字體及線條時非常困難,因為比較軟的膠輥使轉移到網紋輥上的墨層較厚,但180線的鋼輥配上硬度為75°和光潔度也較高的膠輥,不管是實地印刷還是網點小字印刷都非常輕松,因為硬度較高的膠輥已接近刮墨刀的刮墨效果。
如果將國產印刷機的部分油墨膠輥的硬度由原來的35°±3提高到75°±3,生產效率和印刷品質量也會隨著提高。
十八、紙箱柔版印刷中刮墨刀對印刷品質量影響
刮刀的壓力、鋒利度、與版的接觸位置等都對印刷質量有影響。根據(jù)實際需要,合理的調整這些因素,能解決許多印刷中的問題。
(1)壓力
影響刮墨刀壓力的因素是氣缸壓力的大小、硬軟刀片的不同、刮墨刀與印版交叉的角度等,斜度越大,壓力就越大。過大的壓力會降低油墨的轉移率,對印版、刀片的磨損較大;過小的壓力容易發(fā)生臟版或出現(xiàn)刮刀線。
(2)刀的鋒利度
刀的鋒利度取決于是否新刀、磨刀時的刀刃角度、所用砂紙(油石)的型號等。刀的適合鋒利度應是既有效地刮干凈油墨,又不產生刀絲。過于鋒利的刮刀往往容易產生刀絲痕跡,同時又磨損印版。
(3)刮墨刀接觸印版的距離
刮刀接觸印版距離的減少有利于提高油墨轉移率,但又容易產生臟版;反之可以有效地解決臟版,并避免一些細小的線痕,但會降低油墨轉移率。
?。?)刀的平整度
刀的平整與翹曲主要取決于安裝的方法,當然也有可能與刀架槽中或刀片、襯片上粘有異物有關。
刀的平整度較差時,會使印刷面邊緣出現(xiàn)一些水珠狀的印痕,或者不時地出現(xiàn)一些間斷的線痕。有人認為油墨粗糙、油墨流動性不好才會產生上述現(xiàn)象,其實,刀不平整也會發(fā)生這種現(xiàn)狀。
?。?)刮墨刀的移動
刮墨刀左右移動對減少刮刀線,提高刮刀利用率,減少對版的磨損有著重要的作用。如果刮墨刀移動不正常,應想辦法進行改進。
印刷中出現(xiàn)線痕時,一是造成版?zhèn)枪蔚恫讳h利。但是,另外有一個原因就是有異物粘在刀刃背后。解決的方法是前后上下移動刮墨刀,以便甩掉粘著物,如果無法甩掉的話,就只能停機擦刮墨刀了。
還有一個難題是與刮刀有關,并且不少人誤解為是油墨所致的。這是指有時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幾十條長短不一的線痕,看上去就像是油墨堆成的一樣,它不同于刮刀線,不是連續(xù)的,而是時有時無,這其實是刮刀的壓力過小或刮刀不夠鋒利所致。
以上刮刀的幾個指標既有區(qū)別又有相似的一面,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可以運用其中一項,有時又需綜合運用才能徹底解決問題。如,當出現(xiàn)一些間斷的墨線時,既可以加大壓力解決,也可通過磨刀解決;當出現(xiàn)較嚴重的臟版時,就需幾方面結合起來運用了;一要使用鋒利的刀片,二要加大壓力,三要增加刮刀與接觸片面的距離。
當刮刀磨損較嚴重,用砂紙、油石都無法修磨時,可用專用磨刀機進行修磨這樣就可重復使用幾遍,大大地降低了刮墨刀的成本。
十九、如何處理好套印和疊印
大面積實地印刷大多需要較厚的墨膜,這又難為了小字印刷。
為解決這一矛盾,也可以把大面積實地與小面積圖文分開制版,但印刷時為兩版同色套印,大面積實地版供濃墨,小面積圖文版供淺墨,但不能相差太大,以免色相相差太遠。各取所需的印刷壓力,也就能各得其所需的印刷效果。這種處理方法優(yōu)于隔張續(xù)紙印刷方法所獲得的大面積實地濃墨效果。
疊印時,要求后續(xù)色油墨的黏度要適中,一般后續(xù)色油墨的黏度要略高,控制在50秒為宜。同時,也要控制好前色的干燥速度,紙板的水分也必須偏低。
油墨在干燥過程中,揮發(fā)干燥和浸透干燥是同時進行的,印刷墨層厚實時,往往揮發(fā)干燥進行得很慢,而滲透干燥又不能進行得完全,必然影響后續(xù)色的疊印。這時,可以根據(jù)油墨PH值的高低,適當加入穩(wěn)定劑或乙醇進行調整,使水墨干燥得更快,這樣才能防止兩色粘連和疊色不實。必要時,還可以用另一臺印刷機進行疊印,這時前色油墨已經干燥,疊色印刷比較容易。
二十、怎樣給柔版印刷機配網紋輥
大多數(shù)印品既有實地、線條,又有連續(xù)調圖像。為滿足各種印品的需求,用戶決不能采取柔印機上有幾個印刷單元就配幾根網紋輥的做法。
以窄幅機組式柔印機為例,目前國內引進的多為6+1式,即6個色組專供多色印刷,最后一個機組既可印刷又可進行UV上光。我們建議,對于不超過150線的印品,這種6+1柔印機應選配9根網紋輥。其中4根700線、墨層厚度為2.3BCM(10億立方微米/英寸)、60°的網紋輥用于層次版印刷;3根360~400線、BCM6.0左右、60°的網紋輥用于實地版印刷;2根200線、BCM15左右、60°的網紋輥用於印金和上光。
如果使用水基亮光油,則應選用360線網紋輥,這樣油層稍薄些,不會因亮光油乾燥問題而影響印刷速度。水基亮光油沒有UV亮光油那種特殊氣味。
印刷時網紋輥的位置可通過試驗、比較后確定,操作者在試驗過程中能夠觀察到的墨層厚薄主要取決于網紋輥的線數(shù)與BCM值。
二十一、網紋輥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激光雕刻陶瓷網紋輥是用航空、航天中耐高溫、耐磨損的涂層材料,按一定的密度、深度和一定的角度、形狀,用激光雕刻而成。這種網紋輥的特點是成本高、耐磨損,如果使用得當,其壽命可長達數(shù)年;若使用不當,不僅壽命會縮短,而且會使網紋輥報廢。在使用過程中,某個網紋輥在印刷機上的位置取決于具體的印件,不同的印件,網紋輥的位置也不同,因此印刷時經常要調換網線輥。
目前窄幅機采用的多為實心鋼制網紋輥,非常重,裝卸網紋輥時要注意避免將網紋輥的表面蓋碰到其它金屬物品上面。因為陶瓷涂層很薄,一經碰撞很容易造成永久性損壞。在印刷和清洗機器過程中,應避免油墨在網紋輥上干結,要采用水基油墨生產廠家推薦的專門洗滌劑,采用不銹鋼刷刷洗,要保證清洗得干凈、徹底。并養(yǎng)成經常用高倍放大鏡觀察網紋輥網穴的習慣,一旦發(fā)現(xiàn)油墨沉積到網穴底部并有逐漸增多的趨勢,應及時清洗。
上述方法若不奏效,可采用超聲波或噴砂等處理方法處理,但必須在網紋輥生產廠家的指導下進行。在正常的使用維修條件下,不必擔心網紋輥的磨損問題,傳墨系統(tǒng)中易磨損的部件主要是刮墨刀,與之相比,網紋輥陶瓷涂層的磨損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網紋輥輕微磨損后,墨層會變薄。
二十二、網紋輥的清洗
在網紋輥出現(xiàn)的質量問題中,其實除少數(shù)是因其使用時間過長,造成嚴重磨損外,絕大多數(shù)是由于對網紋輥的清洗不當或清洗不徹底造成的。如何保持網紋輥的良好清潔狀態(tài),對保證印刷質量至關重要。
網紋輥的清洗可分為日常清洗和周期清洗,最重要的是日常清洗,每印刷完一個印件就應盡快清洗網紋輥,除掉網紋輥上殘余的油墨。任何一種能令人滿意的網紋輥清洗系統(tǒng),都必須做到在徹底清除每個網穴底部的殘墨顆粒等殘留物,同時保證不損壞網穴的網墻。
目前,網紋輥的清洗工藝主要有物理清洗法和化學清洗法。下面介紹當前常用的幾種清洗方法和操作要領。
A、物理清洗法
物理清洗法有介質噴射沖洗法(包括小蘇打噴洗法、干冰沖洗法、塑料細珠噴洗法、高壓水沖洗法),超聲波清洗法,激光清洗法。
⑴小蘇打粉噴洗法。這是一種使用小蘇打粉(碳酸氫鈉)和二碳酸鈉配制成的粉狀清洗介質,靠噴射力清除網穴內干結的殘留油墨、樹脂、涂布料等,達到清洗的目的。其優(yōu)點是:低壓噴洗,一般使用0.4MPa的安全壓力。
此外,小蘇打粉的質地比網紋輥表面涂層柔軟得多,顆粒較小,可進入網穴中,清洗效率較高,又可保證網紋輥表面安全及網穴壁。小蘇打細珠是一種易溶、安全無毒、無害的物質,有利于環(huán)保。小蘇打粉清洗不適于600線以上的中高線數(shù)的網紋輥,因為它容易引起網壁劃傷現(xiàn)象。
?、聘杀鶉娤捶?。這是利用液態(tài)CO2制成固體CO2的干冰,在清洗設備內裝入已制作好的干冰顆?;蚋杀鶋K,在壓縮空氣的驅動下,高密度干冰顆?;蚣毞垭S著壓縮空氣沖擊到被清洗物體表面,從而起到清洗作用。
干冰清洗的主要優(yōu)點是:
?、俟?jié)約費用。干冰在線清洗,節(jié)約了大量的停機時間,不需增加勞動力和生產設備,降低費用。
?、谘娱L設備使用壽命。
?、蹖W紋輥、機上控制元件、開關等都不會損傷。
?、馨踩h(huán)保。干冰清洗不污染環(huán)境,不產生廢物殘留。但干冰清洗容易引起陶瓷表面的爆裂,它不能用于清洗高線數(shù)的網紋輥。因為干冰無法深入到網穴底部,當然也就無法清除網穴底部的雜質了。因此,干冰清洗法一般只適用于清洗網線數(shù)較低的網紋輥。
(3)超聲波清洗法
超聲波清洗是一種高效的清洗方法,但要注意的是超聲波裝置應調到適合清洗的頻率上。大多數(shù)使用超聲波清洗的印刷廠還要配合使用強腐蝕性溶液,以提高效率,減少清洗時間。由于柔性版印刷多采用水基油墨,以超聲波清洗法在清洗之前有一個浸泡過程,用來軟化陶瓷網紋輥網穴中的殘墨等硬雜質。這個程序根據(jù)輥的大小及油墨堵塞情況而定,一般要0.5~24小時。超聲波清洗法利用超聲波來產生超聲波空化現(xiàn)象——以機械形式形成精微的氣泡,這些氣泡在壓力作用下,當接觸網紋輥表面時會內向爆炸,內向爆炸釋放的能量會形成一種攪動作用或者是摔除作用,將殘墨等雜質從網紋輥的網穴中清除掉。
超聲波空化強度受下列因素影響:
?、俪暡◤姸取W詈脜⒖记逑丛O備生產廠商推薦的超聲波強度標準。
?、诔暡l率。超聲波頻率與空化現(xiàn)象的強度成反比。頻率增大,氣泡變小,空化強度亦變小。一般情況下,選用最小頻率4萬赫茲所生成的氣泡就可以了。
?、劢轀囟?。浸泡溶液的溫度一般保持在60℃~70℃較好。
?、芮逑磿r間。清洗時間是最重要的因素,網紋輥置于超聲波溶液中的時間越長,其網穴越容易受損害。許多超聲波清洗法采用預浸泡程序,而后用超聲波清洗5分鐘,或時間再稍短些,以保護網紋輥上的網穴不受損害。
(4)激光清洗法
這是近年研制出的一種新型清洗方法,使用帶特殊光學器件的激光裝置來清洗網紋輥。在清洗系統(tǒng)中,激光被置于光學器件中,以保護陶瓷網紋輥表面,但是可以蒸發(fā)掉網紋輥上的殘墨等雜質。據(jù)稱,這種清洗法可以清洗最高網線數(shù)為1200線/英寸的激光雕刻陶瓷網紋輥,從網穴中清洗掉干墨、融合劑、蠟、硅、聚四氯乙烯、版材顆粒甚至刮刀顆粒等,而不損壞網紋輥上網穴。
在供墨及清洗上,用于向印刷部件定量供應油墨并自動清洗網紋輥、腔式刮墨系統(tǒng)、油墨泵以及油墨管,清洗順序由計算機控制,提高了效率和質量。
B、化學清洗法
化學清洗法也稱堿性溶劑清洗法,它是將具腐蝕性的堿性(pH值為8~14)清洗劑用涂抹、點滴、噴涂或浸泡等方式將網穴內的殘留物軟化、溶解,然后再用高壓水進行清洗。
根據(jù)清洗劑堿性的強弱,可分為:
強堿清洗法:清洗劑的pH值為12~14,為高效清洗劑。但它存在對金屬材料具強力腐蝕,對人體接觸有一定危害等缺點,因此不適合抗腐蝕性低的網紋輥。
中性堿清洗法:清洗劑的pH值為10~12,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溫和型清洗劑,可將色料去除,但可能會留下殘余物,從而影響清洗效果。
弱堿清洗法:清洗劑的pH值為8~10,屬于有效清洗劑。但它容易腐蝕網穴,造成網穴損傷。
由于化學清洗法的清洗劑滲透性較強,對1000線以上的網紋輥的網穴也可滲透到底部,因此具有較好的清洗效果,應用較廣。
化學清洗法一般可分為化學溶液浸泡法和化學溶劑刷洗法。
a.化學溶劑浸泡法
該法需要專用設備,先用化學清洗劑來溶解網穴中殘留的油墨等物質,然后再用高壓水流來沖掉已溶解的殘留物。操作時首先將網紋輥放置在清洗機內,并加入清洗劑,將網紋輥全部或部分浸泡在槽內,清洗劑的液面高度以使網紋輥的1/2~1/3被浸泡為準,將清洗劑加熱至40℃~60℃度,網紋輥在不停轉動的狀態(tài)下清洗2小時左右,讓溶劑溶解軟化干涸的油墨,然后用高壓水噴射回轉的網紋輥,去除清洗液和已被溶解的油墨等殘渣,最后用高壓氣體進行干燥。但此法存在一個清洗廢水的處理問題,應配備一個分離裝置,把水從殘墨與化學清洗劑中分離出來。
b.化學溶劑刷洗法
化學溶劑劑刷洗法就是將化學溶劑噴射在網紋輥表面,根據(jù)網紋輥材料選用適宜的細密刷子(陶瓷網紋輥用不銹鋼絲印刷,金屬網紋輥用銅絲刷子),反復刷洗。這種方法只適于清洗粗網線的網紋輥。其優(yōu)點是設備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清洗容易,保護環(huán)境。其缺點是無法深入到網穴中刷洗,很難清洗墨穴底部的污垢及積墨,所以清洗不徹底,不能恢復網穴容積。
二十三、油墨的選擇
柔性版印刷使用的油墨,是類似于凹版印刷的低粘度油墨。要根據(jù)產品的質量要求來選擇不同連結料和溶劑的油墨進行印刷。例如,為了得到具有良好耐熱性能和韌性印跡的印刷品,可以選用由丙烯酸醇類樹酯為連結料的油墨;希望印刷品有良好的光澤,可選用以聚胺酯體系樹脂為連結料的油墨。又如,在聚乙烯類非吸收性薄膜上印刷,可選擇快干性、附著性好的乙醇溶劑油墨;若在瓦楞紙板,書、報類紙張上印刷,可選擇易清洗、無環(huán)境污染的水性油墨。
二十四、如何印好大面積實地色
家電商品包裝箱體積大,印刷幅面大,很多都包含大塊實地,色彩明度要求高,有的在設計上還要求疊印,這就要求印刷時,既要保證大面積實地著墨良好,又要采用輕壓印刷,以確保后色疊印質量良好和紙板的強度不被破壞;既要處理好大塊實地厚墨膜(一般80µm以上),達到所需要的色彩明度及飽和度,又要保證小文字、細線條、加網圖像清晰潤澤。四者兼顧確實不易。
為保證大面積實地的印刷效果良好,可將大面積實地部分與小文字、細線條、加網圖像部分公開制版。大塊實地部分選用的版材硬度以HS40為宜,小文字、細線條、加網圖像部分選用的版材硬度以HS50—HS55為宜。注意,版材厚度要保持一致。襯墊材料以泡沫襯墊取代橡皮布襯墊,版基以薄型絳綸片基為主。這樣,組版后大面積實地與小文字、細線條、加網圖像雖處在同一版面上同時印刷,但印刷中實際所得到的印刷壓力卻是不同的,大面積實地處所受到的印刷壓力要小于小文字、細線條、加網圖像部分所受到的印刷壓力,但其印刷墨層不僅不漏白,而且瓦楞面紙絲毫無壓凹感。這和平常認為的大面積實地處版壓必須略大才能印好的思維恰恰相反。
這里的關鍵是印版的柔性得到了充分利用:大塊實地處雖為微壓力,但吻觸充分,印出來的墨色很好,而且沒有硬口;而小文字、細線條、加網圖像部分的印版具有較高的硬度,網點不易擴大變形。
事實上,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印刷大面積實地時,如若壓力太大,必然造成顯楞或楞槽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