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引未來網訊 很多消費者在收到京東快遞員送來的快遞紙箱時都會注意到,紙箱不僅齊整,而且也比同等大小的紙箱輕一些。然而很少有人會仔細地觀察,京東的快遞紙箱比普通紙箱要薄一些,準確地來說,普通快遞紙箱的瓦楞紙一般有五層,而京東的快遞紙箱只有三層。
通常,制作快遞紙箱的瓦楞紙分為三層、五層和七層,在美國,90%的三層瓦楞紙箱,日本的這一比例也達到85%左右,五層和七層的只占10%左右;而在國內正好相反,五層瓦楞紙箱占80%以上,三層瓦楞紙箱只占15%左右。
多出來的這兩層瓦楞紙,意味著要多浪費40%的包裝紙,也會增加40%的包裝重量,那么廠家和物流企業(yè)為什么不選擇更薄的紙箱呢?因為考慮到紙箱從長途運輸到終端配送,想要保證紙箱完好無損地送到消費者手中,企業(yè)只能犧牲掉小部分成本采用更厚的瓦楞紙。
據了解,京東目前使用的3層瓦楞紙包裝箱比例超過95%,確保每個紙箱的重量不超過400克,僅這一項每年就可以減少使用20多萬噸紙漿。京東還對封箱膠帶的膠帶進行“瘦身”研究,怎么樣能夠在滿足使用的前提下將寬度從53毫米降至45毫米,而且明確規(guī)范封箱膠帶禁止層層纏繞,通過這樣毫米級的技術革新,2020年一年就減少了4億米的膠帶,可以繞地球10圈。
一個不起眼的快遞紙箱背后,是京東與品牌商、制造商、研究機構等合作伙伴對綠色包裝應用技術長達5年的研發(fā)。
早在2016年,京東就與東港股份聯合打造了“京東包裝實驗室”,作為國內首家基于電商物流包裝領域的實驗研發(fā)機構,當時實驗室的主要工作是致力于綠色物流包裝產品的研發(fā)和使用。兩年后,實驗室升級為“電商物流聯合包裝創(chuàng)新中心”,合作伙伴也增加了江南大學、北京印刷學院、寶潔中國、灰度環(huán)保等行業(yè)上下游伙伴,共同研發(fā)綠色包裝應用技術和綠色包裝生態(tài)。
為了研究如何降低快遞紙箱在運輸過程種的破損問題,從2019年開始,京東物流就與中國包裝科研測試中心、寶潔中國、強生、卡夫亨氏、聯合利華、蒙牛、安姆科等多家機構、企業(yè)合作發(fā)起成立了中國電商物流行業(yè)包裝標準聯盟,通過對同城、跨城、跨區(qū)運輸,陸運、航空、鐵路等場景下數萬個節(jié)點數據的詳細記錄,對貨物損壞因素進行測試研究,為供應鏈企業(yè)確定包裝標準提供依據,并最終推動包裝標準的制定、應用和推廣。
如今在京東的智能化倉庫里,通過磁懸浮打包機、氣泡膜打包機、枕式打包機、對折膜打包機等18種智能設備組成的全鏈路智能包裝系統,實現了針對氣泡膜、對折膜、紙箱等各種包裝材料的統籌規(guī)劃和合理使用,可以極大地降低包裝材料的消耗。京東的研發(fā)人員也將這套系統形象地命名為“精衛(wèi)”,意在減碳措施需要點滴成淵、鍥而不舍。
在推動包裝“瘦身”的同時,京東也在盡可能減少紙質包裝箱的使用量。過去4年間,京東陸續(xù)在全國30多個城市常態(tài)化投入使用“青流箱”,這種循環(huán)快遞箱由可復用材料制成,無需膠帶封包,破損后還可以回收再生,正常情況下可以循環(huán)使用50次以上。這些青流箱已經在全國30多個城市投入了常態(tài)化使用。
京東還與寶潔、聯合利華等品牌商合作,將商品實現出廠原包裝直接送達消費者手中,通過這一合作,可以有效地節(jié)約了物流環(huán)節(jié)二次包裝的成本,截至目前已減少1.5億個物流紙箱的使用,減少紙張使用約12.5萬噸。而通過與50多家企業(yè)推廣簡約包裝,提升商家紙箱在下游物流企業(yè)中的重復利用率,也減少了1億多個紙箱的使用。
作為新型實體企業(yè)的京東,之所以能夠在構建綠色低碳商業(yè)模式上具有獨特優(yōu)勢,正是基于京東在基礎設施與技術上的能力儲備,才能夠將減碳措施不止于單點創(chuàng)新,同時實現在整個供應鏈體系內的協同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