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新聞不多,中國人四處散錢成了節(jié)日期間的主要新聞。
不用說,中國人喜歡旅游購物的地方,都成了當?shù)厣碳业木薮髿g場,首爾、倫敦等地均出現(xiàn)中文的商家促銷廣告。春節(jié)期間,又是中國人世界各地買樓的高潮。不久前,澳大利亞悉尼一處標價450萬澳元的別墅在拍賣會上流標,但春節(jié)前夕卻以480萬澳元的高價被中國人買去,此前24小時,另一中國人出價475萬澳元,第二位中國人為防止出現(xiàn)第三位中國買家,采用的是當場交易的方式。韓國剛剛拍了一部題為《超級中國》的系列電視片,影響不小,其中一集是“錢的力量”,記錄了中國人是如何在澳洲買房、在韓國買奢侈品以及在美國買企業(yè)的情形??傊?,你若打開美國的《華爾街日報》或英國的《金融時報》,幾乎每天都有中國人滿世界當財主的新聞。
全世界都有金主散錢,可是只有當中國人開始滿世界充當有錢人的時候,才成了新聞。一是因為中國這個體量太大,哪怕只有5%的人有錢購買世界上的好東西,其規(guī)模足以讓世界注目;二是因為中國有錢人的喜好基本同一,要么是LV包包,要么是別墅豪宅,要么是名貴酒莊;三是中國人散錢也不按理出牌,那兩個買悉尼豪宅的中國人,不知是為了省去中介費還是為了盡快談成,繞開中介直接上門敲房主的門,這在當?shù)胤康禺a(chǎn)市場極其罕見。
中國有了富人,但中國還不是真正的富裕之國。雖然一些經(jīng)濟學家認為中國已經(jīng)成為最大的經(jīng)濟體,但中國的人均收入還不到美國人的五分之一。按照目前的發(fā)展趨勢,中國遲早(最多10年之內(nèi))會成為真正的經(jīng)濟最大體,中國的人均收入也遲早(最多20年之內(nèi))會達到美國目前的水平。想象一下,如果中國的人均GDP達到5萬美元,即目前美國的水平,中國人將如何影響全世界的奢侈品市場、房地產(chǎn)市場乃至所有資產(chǎn)市場?世界又將會如何?
不要以為上面所問不是問題,不要以為整個世界會和中國的富裕實現(xiàn)無縫對接。你只要想一想以下一個數(shù)字和一個事實,就會知道中國人真正富裕的那一天,會對世界造成多大的shock(震撼)。
中國有13億多人口,現(xiàn)在全世界所有富裕國家的人口加在一起不足9億,當多出一倍半的富人來到市場的時候,這個市場會發(fā)生怎樣的改變?
隨著收入的改善,中國人吃的肉越來越多,以至于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已經(jīng)把越來越多的耕地用來種植大豆,以滿足中國為增加養(yǎng)豬所用的飼料而不斷擴大大豆的進口量。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假如全世界每人每年吃的肉和美國人一樣多,地球只能養(yǎng)活20億人。哥倫比亞大學這項研究的假設也許永遠不會出現(xiàn),但中國人每人每年吃的肉遲早會接近美國的人均水平,而肉類消費總量早已超過美國。中國的土地資源無論怎樣精打細算地利用,也生產(chǎn)不出那么多的大豆玉米來滿足巨量牲畜所消耗的飼料。從整體上看,中國人今后會很富裕,會有很多錢,具有世界第一的購買力,但全世界是否能有序地生產(chǎn)出滿足中國人對更好物質(zhì)的需求,未必不是一個問題。如果有哪位認為這是莫名驚詫,甚至無中生有,那就想想這兩年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專門針對中國人所設的奶粉限購吧。
很多年前,一位西方學者著文,稱倘若中國人某天吃的雞與雞蛋和美國人一樣多,整個澳大利亞的國土用來養(yǎng)雞都滿足不了中國人的需求。這篇文章過于夸張,觀點成了笑談。但倘若有一天澳大利亞富人區(qū)的房子幾乎都被中國人買了去(想想20年后中國富人群體的龐大規(guī)模),當?shù)厮o幾的富人看到周圍鄰居的“中國特色”:要么后院種滿了中國蔬菜,要么街區(qū)內(nèi)整天麻將聲聲不斷,當?shù)厣鐣€會平靜地接受中國財富和中國有錢人嗎?如果還是今天的規(guī)則(實際上規(guī)則已經(jīng)因中國人而有所改變),未來20年之內(nèi),來自中國的巨大財富足以使整個世界的市場結(jié)構(gòu)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一些變化,未必是人類的真正幸福,例如這些年周邊國家紛紛開設的賭場(連新加坡都開設了);還有一些變化,則是國外增加對中國的誤解:外國看到國人在外當金主散錢的一面,以為中國個個都是富翁財主。
中國的錢太多了,國內(nèi)沒有那么多好的房子、家用物品甚至奶粉,把錢散出去也是一種平衡;但長此以往,給世界留下的恐怕還是一種土財主的印象:捧錢來時笑臉相迎,誰和錢過不去呢?轉(zhuǎn)過身去,心里不忘一句罵聲:依舊一個土財主,家里沒有好的東西,只剩下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