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印刷紙像放大版的卷筒紙呀!”在一樓存放印刷紙的車間,小記者們看到一摞摞直徑達1米多的卷筒紙,發(fā)出陣陣驚嘆。在成堆的卷筒紙旁,有3個“龐然大物”,長長的紙張像是紡織印染廠的布匹懸掛在機器上,穿過天花板上的“洞口”。“這是進紙口,卷筒紙就裝在這里面,機器會把長長的紙送到樓上的印刷塔里。”印刷廠負責人介紹。
小記者們隨后來到二樓的四色印刷機車間,一個方形的機器“盒子”內,機械“手臂”正飛速將一張張銅版紙“吃”進“肚子”里,一道亮光過后,又“吐”出一張張精美的彩色廣告宣傳海報。“這是四色印刷機,從國外進口,采用三原色原理印刷。先印一層藍色,再印一層紅色,接著印一層黑色,最后印一層黃色,彩色海報就誕生啦!”印刷廠負責人介紹,這里平時主要承接海報、個性化臺歷的印制,1小時可以印1.5萬張。
“哇!這里真大!”小記者們終于來到印刷廠的“心臟”——輪轉印刷機車間。3套大型輪轉印刷機足有2層樓高,重達近百噸。其中一套印刷機“身上”掛著長長的卷筒紙,湊近一看,紙上整齊地印著排好的報紙版面。“輪轉印刷機每小時可印3萬張報紙。”工作人員介紹,原來,從一樓“升”上來的卷筒紙到了這里,電子版的報紙內容先印在橡皮布上,再通過輪轉機運動,布上的內容便拓印在了紙上。印好的紙張經過一個“漏斗形”的三角區(qū)折疊,再經過裁剪,一份份報紙便“新鮮出爐”了。
“那它們速度這么快,不會有折角嗎?”“剪裁怎么能保證精確呢,系統(tǒng)錯誤怎么辦?”在參觀完印刷設備后,小記者將工作人員圍得水泄不通,問題一個接著一個。“通過設定好程序,每張報紙的排列和剪裁是不會有問題的。”工作人員告訴小記者們,每套設備都會有四五個員工現(xiàn)場調試機器,在開始印刷前也會做好前期檢查工作。
在參觀完印刷廠后,小記者們終于了解了報紙生產流程的全部“奧秘”。“白天記者們要采寫新聞,晚上交由編輯修改排版;然后再經過校對審核后,將電子版?zhèn)魉偷接∷S;再經過印刷、折頁、切斷等步驟,報紙就印好了!”小記者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爭相復述道。工作人員還補充道,報紙在每天凌晨4點印刷結束,接著運往發(fā)行部,再分發(fā)到各個配送點,印刷工人們才結束一夜的工作。
“原來一份報紙背后凝結著記者、編輯、印刷工人的辛勤工作!”離開前,小記者們表示不虛此行,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