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圖書訂貨會現場訂貨功能與前些年相比,確實弱了。但它延伸出的功能更加齊全了,比如展示技術、洽談業(yè)務、碰撞思想、推廣閱讀,還有峰會、論壇等各式活動,都在圖書訂貨會的舞臺上得到了展示。北京圖書訂貨會是公認的中國出版業(yè)風向標,對讀者來說,可以知道一年有哪些好書;對作家來說,可以了解出版社的實力和喜好;對出版人來說,可以看到業(yè)態(tài)的新變化。
雖說術業(yè)有專攻,但北京圖書訂貨會現場有參展單位4000余家,展示圖書50萬種,如何將讀者聚在展臺前,如何讓書店人員駐足把展臺前的書單拿走,是各參展單位絞盡腦汁都要破解的難題。筆者看到,很多單位在展臺造型上下了大力氣,比如浙江少兒出版社的展臺設計成了七彩虹、重慶展臺設計成了一座現代感十足的城堡、遼寧美術出版社把展臺設計成滴漏,展示的書籍像一粒粒沙“滴”下來……而送禮品、送優(yōu)惠,成為吸引觀眾的法寶,掃二維碼關注微信送小禮品、轉發(fā)活動至朋友圈即可買書優(yōu)惠等活動深受觀眾歡迎。
當然,還有很多讀者為名人和作家的活動而來,比如樂嘉對話周國平、對話《絕命后衛(wèi)師》編劇錢林森,郁鈞劍新書發(fā)布暨簽售會,余世存與竇文濤對話等活動,均被尖叫聲和閃光燈所環(huán)繞。此外,由中國新聞出版?zhèn)髅郊瘓F舉辦的北京圖書訂貨會主題活動“全民閱讀‘紅沙發(fā)’系列訪談”現場也被觀眾圍得水泄不通。
每年一屆的北京圖書訂貨會都是出版界的一場盛會,如果能始終把精美的書籍、精彩的活動、前沿的技術、精辟的見解帶給行業(yè),那么它的影響力和作用就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