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通州區(qū)出現(xiàn)了世界上首個3D整體打印的別墅,別墅有兩層高,占地400平方米,由巨型打印機使用特殊的鋼筋混凝土來建造,僅用了45天就建造完成,且與之前國內(nèi)外的3D打印建筑不同,這個別墅是打印機在施工現(xiàn)場打印的,而不是提前打印好然后拼接而成。
此前,俄羅斯就用3D打印這樣玩過,他們的原理是打印一個個像樂高積木一樣的配件,然后通過組裝做成建筑的墻體。荷蘭則打印了一個景觀房建筑叫“莫比烏斯環(huán)”,通過沙子和黏合劑打印若干個模塊進行組裝,但最終也沒有打印出完整的房子。通州這棟別墅最牛X的地方是打印機在施工現(xiàn)場整體打印而成。
3D打印機就在別墅的旁邊,長20米,寬和高都是6米,由兩條軌道、兩個支架和一個可移動的大型噴頭組成。設備分為四個系統(tǒng),第一個系統(tǒng)是電子配料系統(tǒng),第二個系統(tǒng)是攪拌系統(tǒng),第三個系統(tǒng)是輸送系統(tǒng),把攪拌的材料輸送到打印機,最后一個是打印系統(tǒng),根據(jù)電腦設計圖紙和方案,由電腦操控噴頭噴出“油墨”,像奶油裱花一樣層層疊加,按墻體的走向噴射“打印”,3-5分鐘之后凝固成型。這倒是和普通3D打印機的工作原理完全一樣,但耗材并不一樣,說白了,就是特殊調(diào)配的混凝土。
一棟400平方米別墅3D打印45天就可以完成。打印機每層可打的厚度是10厘米,這樣的房子打一層只需要半個小時,但因為混凝土有一個凝固的過程,打完一層不能馬上打下一層,所以如果單純算機械施工的時間,時間可能還要再短一些。
這樣的房子能不能住人?能。
但這樣的技術并不具備推廣價值,噱頭大于實用。
首先3D打印出來的混凝土和人工做出來的區(qū)別不大,而且對于建筑這種不是特別精密的作業(yè),難度不是很大,沒有必要用3D去打印。就節(jié)省工時來說,傳統(tǒng)建造方式的確速度比較慢,一棟400平方米別墅可能需要兩個月以上,但框架結構的人工裝配速度不一定比3D打印慢,如柱子、墻、梁都可以在工廠做好,運到工地像裝家具一樣裝起來。
更重要的是成本、規(guī)模和安全。記者向業(yè)內(nèi)人士了解,這樣的一臺3D打印機,雖然精度不高,但體積太大,所有配件都需要訂制,程序也要專門寫,所以雖然在人工成本上省了錢,但在設備上會是一筆非常大的支出,而且能不能重復使用,還是一個問號,因為需要根據(jù)房屋的大小和結構來決定。另外專家也表示,這種新型建造的房屋,沒有相關的驗收標準和規(guī)范,如果需要驗收,任何人都是不敢簽字的。
所以說3D打印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打印個模型還是很方便的,要建造真正的房子,至少現(xiàn)在不值得推廣。
最難吃的3D晚餐
一家號稱全3D打印的餐館將于7月晚些時候在英國倫敦開張,不僅所有食物是3D“打印”而成,連餐桌、餐椅、燈具和餐具都出自這種技術。這家名為“食物墨水”的餐館將提供9種3D打印菜肴,并在網(wǎng)上直播“烹飪”過程。餐館方面沒有透露3D打印菜肴的細節(jié),只說食物主要原料將呈醬狀,打印菜肴的過程類似面點師用擠花袋把奶油擠在蛋糕上做造型。請問,誰會花2220元吃一堆擠在塑料餐具里的漿糊。歪果仁真會玩。
最昂貴的3D煎餅
宣傳的打印效果是這樣的(右)而實際打印效果卻是這樣的(左)
“三弟畫餅,煎餅3D打印機,帶給人們的作用不只是填飽肚子,而且根據(jù)心情進行定制表達的一種美食方式。它畫出一個世界,畫出我們每天的小小心愿,畫出生活中每一刻的酸甜苦辣,畫出別人,畫出自己。我希望可以通過畫餅,把感情融合到食物中去。”說的真好,忽悠風投,這套可以的,但10元一個還沒有餡,只能看,吃不飽,你會買嗎?真不如對面張大媽的煎餅果子,10元錢可以加三個蛋。據(jù)說,之前很多眾籌者懷著極大的熱情準備放手大干的時候,卻突然發(fā)現(xiàn)機器有嚴重的質(zhì)量問題,退貨率超過一半,真的成了“黑”科技。
最虧本的3D照相館
受在日本開張的“全球首家3D打印照相館”的刺激,這幾年全國各地都相繼開設這樣的神奇照相館,光加盟費要十幾萬萬元,另外還有設備、人工、耗材、店租加上裝修。然而從早期宣傳“穩(wěn)賺不賠”,到現(xiàn)在“穩(wěn)賠不賺”,不少投資者都表示上了3D打印的當,走的太前沿。不少店面一天只有幾個客戶進門,“太貴了,最便宜的一個也要600多元,我看中的一個13厘米左右的人像,還要貴,要1000多元,而且一兩周后才可以拿到成品,也不確定能做得多像我,還不如去地攤捏個面人。”
最不靠譜的3D打印汽車
“中國人出了首臺3D打印汽車”,這是去年占據(jù)很多媒體頭條的新聞之一。然而在很多業(yè)內(nèi)人士看來,這就是個笑話,為的只是上頭條。這源于FDM技術的局限性,熔融沉積成型存在:耗時長、精度低、結構強度低、故障率高和穩(wěn)定性差的特點,行業(yè)內(nèi)已經(jīng)形成了共識,那就是FDM打印機的打印效果好壞和成型尺寸大小成反比。為什么要整這么大動靜呢?炒作3D汽車概念的珠海思海公司,其實是由三亞市政府扶持的,在中國有一種收入叫“補貼”,我們就不戳穿這層窗戶紙了。
有些外媒分析,這個產(chǎn)業(yè)還沒開花結果,就可能會凋亡。在3D打印剛火起來的時候,很多人認為“3D打印是制造業(yè)民主化的技術,讓消費者自行打印產(chǎn)品,為自家定制化商品,零售商店再也沒意義,消費者可以上喜愛品牌的網(wǎng)站,下載個人化商品資料,幾分鐘內(nèi)就可以打印出來。”然而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會是,商品的價格大跌,不需要批量生產(chǎn),可根據(jù)個人意愿制造出自己滿意的商品。然而事實證明,3D打印如今還不算發(fā)展成熟,依舊處于沒有量化發(fā)展的階段。千萬不要被一些所謂的數(shù)據(jù)所蒙蔽,什么世界公認最具潛力的行業(yè)之一,連續(xù)兩年保持了50%以上的市場增速,這些只不過是為了拉投資而生成的沒有根據(jù)的結果。還記得世界上第一家3D打印企業(yè),號稱最牛X的3D Systems,它的股價下跌超過86%,另一家龍頭公司Stratasys下跌超過80%,而3D打印從救世主變成噱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成本高難推廣,這在業(yè)界其實已經(jīng)得到了認同,甚至企業(yè)都承認這件事。
低成本的3D打印只能充當玩具,很多人覺得這是個性定制,有創(chuàng)意,但不菲的價格你會為它買單嗎?尤其是錦上添花的東西。指望它大舉進入家庭市場,至少這幾年是沒有希望的。相對來說,高端市場要樂觀一些,比如在醫(yī)療上,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使用3D打印制作烤瓷牙和“私人定制”康復支具。